首页 > 金融稳定 > 正文

全省非法集资案连续4年下降 防范非法集资 功夫在日常

发布时间:2020-07-01 16:28:00 来源:信阳市金融局 阅读次数:

 林权投资”“金融互助理财”“一年翻番”“虚拟货币”……非法集资老手段刚被清除,新花样就卷土重来。

非法集资就像一颗毒瘤危害着百姓的财产安全,牵连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如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成了有关部门的必答题

617日,记者从省有关部门获悉,全省非法集资新立刑事案件连续4年大幅下降,守牢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底线。

是什么?非法集资穿新衣

借款”“林权投资”“债权转让及回购等单一靠借款搞非法集资的花招曾经让不少人吃了苦头。如今,非法集资借助互联网穿上了新外衣:升级包装为“P2P网络借贷”“固定收益基金”“金融互助理财”“融资租赁债权转让等名目繁多的产品。

据了解,不少违法企业通过设立网站及互联网操作平台,吹嘘自己的背景、描绘前景,假借迎合国家政策,打着经济新业态”“互联网平台”“金融创新等幌子,而且业务流程、合同文本看起来专业规范,噱头更新颖,迷惑性更强,让投资者更容易上钩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非法集资主要集中在民间投融资中介、私募基金、网络借贷、批发零售等领域中的以委托理财、艺术品收藏、发展会员、消费返利、资金互助等名义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13类行业,呈现出老骗局穿新衣的特点。

也有不少超范围经营的准金融和非金融机构打着投资咨询”“财务咨询资产管理的旗号,从事各种金融活动,呈现出跨区域、网络化趋势,加大了监管难度。这边正拖着地板,那边的水龙头又打开了。省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如是形容非法集资监管工作。

为什么?贪图高息吃大亏

打击非法集资,年年出重拳,依然有人上当。为何?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说,主要是承诺高收益太诱人。

年收益200%”“绝对保本保息,这些具有煽动性的字眼,很容易吸引求利心切的投资者上钩。特别是一些机构拿国家的一些文件当噱头,去忽悠那些投资知识比较欠缺的老百姓。无论怎么防,总有人会上当,贪图高息、妄想挣快钱,是大多数投资者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该负责人说。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警示过投资者,非法集资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个问号,超过8%很危险,超过10%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的工作人员提醒投资者,金融业利润来自实体企业,有关数据显示,中国500强企业中实体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为8.34%,不少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在4%—6%,对投资收益率超过10%的要高度警惕,对投资收益率超过20%的,投资者可能就要承受血本无归的风险了。在该工作人员看来,投资者屡屡中套,主要是在高息诱惑面前失去了理智。

怎么办?下先手棋打主动仗

非法集资不仅是经济、金融领域的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损失的都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财产。我省坚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注重源头管控、标本兼治,开展全链条治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全力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制度建设是关键。我省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纳入各地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防联控责任体系,防范网络越织越密,让非法活动无处遁形。同时我省还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纳入对各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考评。

信息技术是手段。非法集资正在借助互联网技术兴风作浪,防范非法集资靠传统方式肯定行不通。我省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风险线索,量化风险程度,线上识别、人工比对,交办属地核查,力争分类处置、打早打小,效果良好。

广泛宣传做预防。我省利用公共资源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长流水、不断线。给非法集资以震慑,为投资者打疫苗,做到防患未然。防范非法集资功夫下在平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上一篇:加大对非法集资犯罪的惩处力度
下一篇:给大家提个醒,避免掉入“众筹陷阱”

版权所有:信阳市金融工作局 豫ICP备20009196号
地址:信阳市行政中心9号楼1429房间 电话:0376-6366296 邮箱:jrjzcfgxxk@126.com 技术支持:联创科技
豫公网安备 411592020001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