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监管 > 正文

2020年度中国融资担保行业信用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1-01-08 17:33:49 来源:新世纪评级 阅读次数:

一、担保行业信用回顾

(一)国办发6号文、财政部《绩效评价指引》等政策相继出台,地方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定位进一步明确,各地新设或重组担保机构数量上升,获地方政府及股东注资力度加大,AAA担保机构数量继续增加。

近年来,在国务院《关于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6号,简称“国办发6号文”)、财政部《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绩效评价指引》(财金[2020]31号,简称《绩效评价指引》)等政策引导下,各省级政府不断梳理区域内融资担保机构的业务定位,地方融资担保机构分平台专业化运营的思路逐渐清晰。为满足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简称“国担基金”)的准入条件,获得国担基金的风险分担支持,同时为满足各级财政政策扶持的条件,各地方政府通过在原有担保、再担保集团下设立多家子公司,或分别成立再担保公司和信用增进公司(或专营债券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的方式,以实现支小支农融资担保业务和市场化业务的独立运作。

在上述背景下,地方融资担保机构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在数量上,各地新设、重组的担保机构数量增加,同一区域内拥有两家及以上省级融资担保机构的情况更为普遍;(2)在资本补充上,随着国办发6号文推动各类融资担保机构的业务定位加以明确,部分定位清晰且存在资本补充需求的担保机构相继获得增资,多地担保机构资本实力得到提升。2019年以来,在债券担保市场参与主体中,共新增12家主体信用等级为AAA的融资担保机构。河南省中豫担保、中原再担保(河南省中小企业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明确其省级担保机构的定位,经重组、股改或增资后,信用等级得到提升,或在首次评级中获得AAA

(二)受杠杆水平和经营策略调整等因素影响,全国性担保机构业务规模整体收缩,地方融资担保机构业务规模呈扩张态势,但不同区域担保机构业务增长速度有所分化。

融资担保机构的业务发展速度主要受自身杠杆水平和经营策略等因素影响。根据对4家全国性担保机构和16家地方样本担保机构的统计,2019年以来,4家全国性担保机构中三家机构的担保业务规模均有所收缩。从地方样本担保机构来看,2019年末,16家机构中12家样本担保机构的业务呈扩张态势。

相较于依靠自身经营积累充实资本的全国性担保机构,多数地方担保机构由于在资本补充方面可获得地方政府及股东的支持,且进入债券市场的时间相对较晚,因此杠杆水平整体低于全国性担保机构。

(三)全行业债券剩余担保额继续上升,但增速仍处近年来较低水平,主要担保机构债券市场扩张速度分化,随着部分地方担保机构加快向债券市场布局,行业集中度呈下降趋势。

从债券担保情况来看,伴随着我国信用债发行总量的增长,债券市场增信需求不断扩大,但受《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及配套制度实施、城投债发行政策调整、以及主要债券担保机构在保城投债较多进入分期偿还阶段等因素影响,担保行业债券剩余担保额增长率自2018年以来显著下降。根据Wind统计,2019年末和202011月末,担保机构债券剩余担保额分别为6742.25亿元和7321.25亿元,较年初增幅自2018年起降至10%以下;承担债券担保责任的担保机构数量分别为46家和55家,从事债券担保业务的机构数量在经历连续几年的下降后,2019年以来有所回升。

(四)近年来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大幅增加,进入2020年,违约主体逐步从民营企业向国有企业蔓延。部分担保机构受民企违约波及,代偿金额和代偿率大幅上升,随着弱资质国企信用风险暴露加剧,部分担保机构的流动性、盈利能力和风险吸收能力承压。

我国担保行业自2013年开始进入代偿高发期,2013-2015年,融资担保行业代偿率和新增代偿额持续上升,代偿项目多出现在商贸、制造业等领域,代偿客户以中小民企居多。2016-2017年,我国国民经济表现出逐渐企稳的总体特征,同时,以间接融资担保业务为主的地方担保机构为控制经营风险,多采取控制新增业务规模、调整业务结构、提高项目审批标准等手段。得益于宏观经济企稳和间接融担保业务规模的控制,2016-2017年期间,样本担保机构新增代偿规模整体下降。

(五)2019年以来,样本担保机构的收入及盈利水平整体有所提升,但不同机构间存在分化。一方面,部分担保机构的债券担保业务快速增长,同时增资带来资金运用规模上升,推动其盈利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少数机构担保业务规模收缩,叠加代偿风险与委贷业务风险暴露,盈利明显下滑。

融资担保机构的担保业务收入情况取决于担保业务发展速度和业务结构。近年来,银行贷款担保业务代偿风险不断暴露,一些担保机构压缩贷款担保业务规模,将业务结构向费率相对较低的非融资担保及债券担保业务倾斜,在贷款担保业务规模收缩、业务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下,部分担保机构的保费收入增长承压,但随着债券担保业务的快速扩张带来重要支撑,部分机构的保费收入呈增长态势。根据对20家样本担保机构的统计,2019年,共有13家样本机构担保业务收入上升,其中,四川发展担保、重庆兴农担保、江苏再担保、天府信用和河南中豫担保的担保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

二、担保行业信用展望

(一)随着财政部重申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业务范围,发布并实施《绩效评价指引》,地方政府将进一步理清下属担保机构业务定位,两类业务分平台运作的模式将在各地继续推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将专注支小支农业务,逐步压降或退出债券担保业务。

在相关政策引导下,被纳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名单的担保机构将更加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根据国办发6号文提出的“国担基金和省级担保、再担保机构(基金)的合作机构支小支农担保金额占全部担保金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0%,其中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占比不得低于50%”的要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将在服务对象、单户担保金额、保费定价等方面进行调整,同时不断提高支小支农业务比重,逐步压降债券担保业务的数量和金额,主动剥离债券担保业务。

(二)部分机构债券担保业务面临监管对杠杆水平和集中度的限制,新增规模相对有限,债券市场融资担保需求将继续流向业务空间更加充足的新设机构。

近年来,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债券发行增信需求的显著增加,部分融资担保机构抓住市场机会,加大力度拓展以债券担保为主的金融产品增信业务,推动其业务规模和保费收入的快速提升。部分机构受监管和自身发展限制,业务发展空间将受到限制。与此同时,部分新成立或在近期取得大额增资、且业务定位于政府融资平台类企业或大中型客户的地方融资担保机构,基于较强的资本实力和充足的业务空间,其在债券担保市场的份额将逐步提升。

(三)近期违约主体从民企向国企蔓延,不同企业、行业、区域之间信用分层加剧,债券担保业务代偿风险以及相关客户委贷、投资风险趋升,担保机构流动性管理能力和风险吸收能力面临挑战。

近年来,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大幅增加,进入2020年,违约主体逐步从民营企业向国有企业蔓延,并已波及至担保行业。2021年,随着宽松政策逐步退出,货币和信用政策走向正常化,不同企业、行业、区域之间信用分层可能进一步加剧。部分弱资质民企及国企的信用风险将继续暴露,同时,对于地方政府财力弱、债务负担重、信用环境较差的地区,区域间的信用分层可能导致该区域内城投企业再融资压力加大、违约风险上升。对于存量业务中包含较多高风险企业、行业、区域项目的担保机构,其面临的代偿风险上升。同时,对于获取外部支持可能性较低、没有明确资本补充安排和流动性支持的担保机构而言,若债券担保业务等大额担保业务出现代偿,将对其流动性管理和风险吸收能力带来严峻挑战。

上一篇: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河南省财政厅 印发《河南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 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尽职免责工作指引》
下一篇: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

版权所有:信阳市金融工作局 豫ICP备20009196号
地址:信阳市行政中心9号楼1429房间 电话:0376-6366296 邮箱:jrjzcfgxxk@126.com 技术支持:联创科技
豫公网安备 41159202000165号